文丨徐一睿(日本專修大學經濟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在當代國際舞臺上 ,傳統的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隨著核武器的威懾和全球化的深入,國家間的直接軍事對抗變得越來越罕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型的戰爭形態——經濟戰 ,而關稅戰是其表層表現,背后則是更為深層的貨幣戰與債務戰爭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10日凌晨再次出手,將對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 ”大幅提高至125%。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對中國實施高關稅的同時 ,也單方面宣布:鑒于超過75個國家已就貿易、關稅、匯率操縱等問題與美方進行溝通,并在美方建議下未對美進行報復,美國已授權對這些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暫停措施 ,并在此期間將“對等關稅”降至10%。這一“區別對待”的政策明確表明,關稅已不僅是貿易工具,更成為美國分化全球經濟體系 、孤立中國的戰略手段 。
當前的關稅政策已遠超傳統財政工具的功能 ,轉變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武器和貨幣戰的前哨。高達125%的差異化關稅不僅旨在減少貿易逆差,更是美國試圖通過經濟手段重塑全球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 ,同時為本國制造業提供保護的戰略舉措。這種政策反映了美國對全球化紅利分配不均的不滿,也是其試圖通過經濟手段維持全球霸權的表現。
關稅戰本質上是貨幣戰和債務戰爭的外在表現 。隨著美國面臨9萬億美元國債到期的巨大壓力,維持美元霸權地位成為美國財政政策的核心考量。美國通過對大多數國家大幅提高關稅 ,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125%的極端關稅,正在利用貿易脅迫手段迫使貿易伙伴屈服于其政策要求。那些順從美國要求不進行報復的75個國家獲得了90天的“緩刑 ”,但這種“區別對待”本質上仍是脅迫策略的一部分,而非真正的優惠 。這一戰略試圖實現兩個目標:一是通過增加關稅收入直接緩解財政壓力;二是維持美元作為全球貿易結算貨幣的核心地位 ,確保能夠繼續通過美元體系獲取“鑄幣稅”紅利。
美元霸權使美國能夠通過印鈔方式部分轉嫁通脹壓力至全球,同時享受低成本融資優勢。然而,美國目前正面臨一場真正的國債危機:國債還本付息支出不斷上升 ,國債價格持續下滑,債券收益率不斷上漲,并面臨無法消化新發行國債的嚴峻局面 。2025年需要償還的9萬億美元國債 ,加上財政赤字融資需求,使美國財政部陷入前所未有的發行困境。這一債務壓力直接削弱了美元的基礎穩定性,也是美國不斷加碼關稅措施的深層原因之一——通過關稅增加財政收入 ,同時試圖通過貿易脅迫維持美元霸權,緩解債務危機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然而,提高關稅實際上并不能有效解決美國的債務危機 。關稅收入相對于龐大的國債規模而言微不足道 ,美國真正的困境在于找不到足夠的買家購買其置換國債。美國政策制定者原本期待通過市場操作引導股市資金流入債市,為國債提供購買力,但效果并不明顯。投資者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正在加劇,使國債市場面臨流動性危機 。因此 ,極端關稅政策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和短期應對,而非解決債務危機的有效途徑——它可能通過擾亂全球貿易秩序反而加劇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今年美國面臨9萬億美元國債到期是一個財政臨界點。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美國財政的脆弱性,也揭示了當前關稅戰的深層動機——緩解債務重壓。美國國債占GDP比重已突破120% ,遠超傳統認為的90%安全線,這意味著美國財政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 。關稅收入因此成為美國政府緩解財政壓力的重要來源。特朗普希望通過向貿易伙伴加征高關稅來顯著增加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打壓進口也能部分改善貿易平衡 ,減少美元外流。
歷史上,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之間的循環往往與大國興衰密切相關 。當前美國從自由貿易倡導者轉變為保護主義實施者,恰恰印證了這一歷史規律。里根總統曾警告保護主義的危害 ,認為它會導致本土產業依賴保護而停止創新,同時招致他國報復,最終引發全面貿易戰 ,導致經濟衰退。
諷刺的是,美國如今采取的正是里根所警告的保護主義政策 。這種轉變背后是美國對自身霸權地位衰落的焦慮,以及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的擔憂。“對等關稅”實質上是美國試圖通過財政手段延緩霸權轉移進程的嘗試,但歷史經驗表明 ,這種做法往往會加速而非延緩霸權衰落。
在當代全球競爭中,技術優勢已成為國家實力的核心指標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顯示,中國在37項科技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而美國僅在8項領域排名第一。技術領先地位的喪失直接威脅美國的財政基礎,因為技術優勢是維持高附加值產業、確保稅基穩定的關鍵。
關稅戰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試圖通過財政手段維持技術優勢的嘗試 。通過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加征125%的高額關稅 ,美國一方面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試圖減緩中國在技術領域的崛起速度。然而,這種做法可能適得其反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進程,促使“世界減去美國 ”的新形勢加速到來——各國可能更積極地構建不依賴美元的貿易體系和結算機制,形成區域性經濟合作圈 ,減少對美國市場和美元體系的依賴。這一轉變不僅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也將為構建更加多元、平衡、包容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創造條件。
面對關稅戰 、貨幣戰與債務戰爭交織的復雜局面,各國需要多維度策略應對這場無硝煙的財政博弈 。加速推進貨幣國際化,減少對美元體系的依賴;優化財政結構 ,增強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推動全球財政與貨幣體系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財政秩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本站提供專業的配資服務,涵蓋配資平臺app下載、網上在線炒股配資、股票市場配資等多種業務,助力投資者高效把握市場機會。我們與多家正規股票配資公司合作,提供安全、便捷、靈活的資金支持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投資需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專業指導與優質服務,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立即下載APP,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盤,藍思科技、復旦微電、奧比中光三家股價分別上漲3.06%、0.15%和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記者|趙陽戈2025年3月中旬,滬市科創板IPO受理首單花落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傲拓科技“)。公...
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5月13日晚間發布重要公告,以下為利好的消息匯總: 東亞機械:緊抓設備更新的機遇加大力度對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