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宇樹科技及深圳人形機器人代表眾擎機器人創始人都在不同場合不約而同透露出一個信號:該行業“非常缺人”。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各種崗位包括文職、采購 、銷售技術、研發市場都很缺人,歡迎所有人的加入 。眾擎機器人創始人趙同陽也透露 ,公司正好要招具身智能大腦方向的人才,如果有想加入團隊的可以來談。
《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眾擎機器人在招聘平臺高薪聘請軟件開發工程師、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工程師 、仿生算法工程師等技術崗位。近期加入具身智能賽道的螞蟻,也在招聘平臺開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系統和應用等崗位 。此外 ,榮耀官網也發布多個機器人相關研發崗位招聘計劃,包括機器人具身大模型與數據算法工程師、機器人軟件系統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機器人方向)、靈巧手設計工程師等。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5年機器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機器人產業供需雙漲 ,2025年前5個月,國內機器人產業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6%,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2% ,實現供需雙增。而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迅猛發展,今年人形機器人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猛增409%,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96% ,而技術崗位占比超六成。
從薪酬看,機器人算法工程師平均招聘薪資居首,達25368元/月 ,擁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機器人算法工程師,平均招聘薪資高達33665元/月 。
“簡歷如雪 ”仍陷人才荒
“高薪”“需求大”成為人形機器人崗位的標簽,技術型人才極度稀缺。
報告顯示,技術崗位在其中占比最為突出 ,位居第一。2025年前5個月,招聘職位數及求職人數在總體中占比分別為62% 、71%,遠超生產崗位和銷售崗位 。
壹通數字技術首席公關官羅富國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技術崗位占比高達62%確實印證了機器人產業處于技術研發關鍵期。當前最急需突破的核心技術瓶頸是機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性。例如,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與理解能力仍需提升,目前機器人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 ,如家庭場景中存在各種障礙物和動態變化,還不能像人類一樣快速準確地感知并做出決策 。這要求人才具備強大的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傳感器融合能力,能夠開發出更先進的感知算法。同時 ,機器人的自然語言交互能力也有待提高,人才需要掌握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并將其與機器人的人機交互系統深度融合 ,使機器人能夠真正理解人類語言并做出恰當的回應。這些瓶頸的突破對人才提出了跨學科知識整合、創新思維以及對行業前沿技術敏銳洞察力等具體且獨特的能力要求 。
記者留意到,目前機器人企業招聘人才缺口主要聚焦在算法工程師 、軟件系統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三大崗位,大部分機器人企業長期開放這幾個崗位招聘口。某機器人企業人事專員透露,簡歷像雪花一樣塞滿郵箱 ,但因為這些崗位要求較高,合適的人才難求,造成“看似人才充裕 ,實則極度短缺 ”的矛盾現象。
羅富國認為,這種現象的核心矛盾在于人才結構的不匹配 。從企業角度來看,他們急需的是具備前沿技術知識、豐富實踐經驗以及能夠快速適應行業快速發展節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而目前求職群體中 ,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雖然對機器人產業感興趣,但缺乏核心的技術能力,或者所掌握的技能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偏差。例如 ,企業可能需要精通人工智能算法在機器人運動控制中應用的人才,但求職者可能只是對人工智能有基礎的了解,缺乏深入到機器人運動控制場景的實踐經驗。另外 ,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也在不斷拔高,原本能滿足崗位要求的人才,可能因為技術更新換代而不再符合新的崗位要求 。
四大技術“硬骨頭”崗位難補
“細分來看,運動控制 、仿生感知、AI決策和靈巧操作等技術崗位缺口最大且最難填補。以運動控制為例 ,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的精準運動控制需要融合多學科知識,包括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和控制等理論。目前能夠熟練掌握這些跨學科知識并將其應用于機器人運動控制開發的專業人才稀缺 。仿生感知崗位要求人才能夠模擬生物感知機制,設計出高度靈敏且適應性強的傳感器系統 ,這需要對生物感知原理和傳感器技術都有深入的研究,難度極大。AI決策崗位則面臨人工智能算法在機器人決策系統中優化和實時性等挑戰,需要既懂AI又懂機器人系統架構的復合型人才。靈巧操作崗位要求人才能夠設計出能夠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靈活操作物體的機械結構和控制算法 ,這涉及復雜的力學和控制學知識,人才缺口明顯 。”羅富國表示。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目前人才結構和教育體系來看 ,機器人行業,尤其是智能機器人行業缺乏合格和足量人才的局面中短期都會存在。但是有些細分領域也會出現需求坍塌現象,比如人形機器人 ,這個領域需要的高精尖行業人才,而且目前發展過熱,有大量初創企業和剛開始轉賽道的傳統企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競爭淘汰之后 ,對這類人才的需求也會適度降溫 。培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人才是教育界的長期目標和事業,目前以初中級人才的培養為主,以解決量的需求問題 ,中長期看,如何培養出足夠的中高級和少部分頂尖人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于目前機器人產業人才體系現狀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出,建議政府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制定機器人技術人才認證標準 ,通過稅收優惠引導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高校層面,建議引入海外高端人才,高校增設“機器人工程”交叉學科 ,強化實踐課程,企業開放實習崗位反哺教學,職校側重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形成多層次人才梯隊 。
炒股配資資訊:股市股票配資-馬斯克公布腦機接口重大進展:受試者增至7人 未來有望控制人形機器人
配資知名股票配資渠道:股市配資-恒指年內累漲約20%估值仍處低位 機構如何看待下半年行情?
炒股配資正規平臺:股票配資平臺的行情-一圖看懂: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誰領風騷?
股票:創元網配資-MOVA掃地機:以技術革新與用戶需求重塑智能清潔行業格局
股票:哪里有股票配資官網-浙大網新漲停!算力概念再度走強,黃仁勛稱算力需求將被推高
南寧配資公司:股票日內配資-最高三年0傭金 京東殺入酒旅業 與阿里美團再次上演“三國殺”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本站提供專業的配資服務,涵蓋配資平臺app下載、網上在線炒股配資、股票市場配資等多種業務,助力投資者高效把握市場機會。我們與多家正規股票配資公司合作,提供安全、便捷、靈活的資金支持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投資需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專業指導與優質服務,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立即下載APP,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盤,藍思科技、復旦微電、奧比中光三家股價分別上漲3.06%、0.15%和0.29%,...
記者|趙陽戈2025年3月中旬,滬市科創板IPO受理首單花落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傲拓科技“)。公...
記者辛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一季度機械設備、手機、家電等產品銷售均有亮眼表...
今日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