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楊志錦
界面新聞編輯 | 王姝
在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如何安排信貸計劃尤為市場關注。
界面新聞根據多家銀行高管業績會上的發言梳理發現 ,今年中國銀行、交通銀行 、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安排的信貸增量將高于上年,建設銀行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也表示要“合理增長 ”等 。
信貸多增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驅動:一是2024年商業銀行信貸普遍少增,基數較低;二是支撐信貸增長的對公貸款仍有望多增;三是隨著房地產交易恢復及按揭貸款早償減少 ,按揭貸款有望恢復同比多增。
這些大中型銀行體量較大,如果它們能夠實現信貸多增,那么今年全國金融機構的信貸增量也可能多增,即超過2024年的18.09萬億 ,對應的信貸增速約7%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商業銀行年初安排的信貸計劃具有多重不確定性,尤其在當前內外部環境劇變的情況下 。正如招商銀行副行長彭家文在該行業績會上所言:“目標最終能否實現 ,取決于宏觀環境的變化和我們自身的安排等內外部因素。”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8.09萬億元,同比少增4.66萬億 ,這是2012年以來的首次同比少增。從上市銀行的數據看,2024年主要大中型銀行信貸增量相比上年均同比少增。
究其原因,一是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尤其居民部門需求不足;二是一些技術性因素導致信貸讀數下降 ,2024年主要受手工補息整改、地方債置換等因素影響 。
“過去我國貸款需求相對旺盛,信貸增長放緩主要是受供給側約束,現在貸款需求指數和貸款增速同向下降 ,表明信貸增長從供給側約束轉向了需求側約束。”一位業內專家稱。
在相對較低的基數上,多家銀行高管在業績會上披露的指標顯示,今年大中型銀行新增信貸計劃高于去年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小東在該行業績會上表示,今年中國銀行將繼續為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提升信貸增長的質效,預計全年境內人民幣貸款增量將保持穩中有升。
年報顯示,2024年末中國銀行人民幣貸款和墊款總額18.51萬億元 ,當年增加1.8萬億元,這一增量相比上年少增約5500億元,“穩中有升 ”意味著今年中國銀行信貸增量將高于1.8萬億。
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周萬阜表示 ,交行確定了總量增 、結構優、節奏穩的信貸增長的計劃和目標 。總量增,即交行全年的貸款增長總量要高于去年增量;結構優,即一方面要提高“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貸款的占比 ,另一方面要提升零售貸款在整個貸款中的占比。節奏穩,即按照人民銀行關于貸款均衡投放的政策導向要求,大致安排上半年投放60%、下半年投放40%。
財報數據顯示 ,2024年交通銀行境內行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6479億元,相比上年同比少增約500億元 。在“總量增”的要求下,今年交行貸款增量要高于6479億元。
其他大行未明確提出“多增”的目標,而是代之以“適度增長 ”等表述。建行稱“保持信貸合理增長” ,農行表示“預計全年貸款總量仍將保持平穩 、均衡增長”,工行表示“要保持較大的貸款投放和債券投資力度 ” 。
界面新聞記者根據財報數據整理發現,2024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境內新增信貸規模相比上年均少增6000億左右 ,考慮到這一基數效應后,三家大行今年新增信貸實現同比多增是有可能的。此外,市場預計 ,今年年中前后首批注資大行的5000億資本金將到位,進而為大行資產擴張提供助力。
股份行中,招商銀行在年報展望中就表示“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與內部發展目標 ,2025年本公司客戶存款 、貸款和墊款均計劃新增7%-8%。”
彭家文解讀稱,招商銀行每年貸款增長安排考慮兩個方面:一是與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適配,比如與GDP的增長以及央行對于社融和貸款增速的安排要適配 。二是希望貸款增速能穿越周期保持相對穩定。“過多的波動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一直以來招行貸款增速的安排相對穩定,根據內外部的宏觀環境變化略有上下。”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近年來招商銀行的信貸增速目標小幅穩步下調,2021年、2022年增速目標均為11% ,2023年降至10%,2024年降至8% 。
“去年招行貸款和墊款的增速為5.8%,如果剔除票據貼現 ,對公貸款和零售貸款合計增速為7.8%,跟往年相比保持相對穩定。今年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資產組織推動以及各方面結構的安排,繼續把貸款增速穩定在7%-8% ,最終是否能實現這個目標還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 ”彭家文稱 。
如果招行貸款要實現7%-8%的增長,今年對應的信貸增量在5200億左右,相比2024年多增1000多億;如果剔除票據后的貸款要實現7%-8%的增長 ,今年對應的增量在4900億左右,相比上年增長約200億元。
中信銀行擬任行長蘆葦則在該行業績會上分析稱,在總體配置思路上 ,中信銀行仍將堅持適度的規模增長,重在優化結構。中信銀行將繼續加大信貸投放,今年全年增量安排比2024年略多,計劃增量3300億元 。
財報顯示 ,2024年中信銀行貸款與墊款總額5.72萬億,相比上年增長2218億元;如果扣除票據融資,增量則為2900億。無論按照哪種口徑計算 ,招行、中信銀行今年的信貸增量都將超過上年,但扣除票據融資后的增量目標更符合實際。
此外,興業銀行也透露了相關信貸安排計劃 。該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林舒表示 ,興業銀行預計今年貸款(不含票據)增加約4000億元。興業銀行將從考核政策 、FTP定價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引導加大對符合政策導向的貸款投放,保障2025年營收目標順利達成。
財報數據顯示 ,2024年興業銀行貸款余額(不含票據)5.43萬億,相比上年增加近3000億,今年其4000億的信貸目標相比上年多增1000多億。
之所以銀行要保持一定的貸款增速 ,是因為在凈息差收窄的背景下,貸款適當增長才能穩定利息凈收入 。招行行長王良表示:“保持 7%-8%的貸款增速,是因為只有合理的貸款增長才能更好地保持凈息差的穩定,才能以資產業務撬動更多客戶、更多資金來源 ,特別是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從而帶來更有價值的業務。”
王良還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持續推進 ,銀行業資產決定負債的經營邏輯越來越明顯,資產業務的競爭能力、資產業務的發展能力和優質資產的組織能力對銀行的持續經營至關重要。
從結構上看,銀行信貸業務主要分為對公 、零售兩大類 ,分別向企業、居民發放貸款 。“最近幾年支撐銀行貸款投放的主要是對公貸款,對公也是監管政策的主要發力點。”某股份行資產負債部人士表示。
展望2025年,大中型銀行信貸增長主要來自于對公支撐及個貸恢復 。交通銀行副行長殷久勇表示 ,交通銀行全年安排的對公貸款增量是4800億,這一增量目標相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長400多億。
張小東表示,今年中國銀行新增貸款中預計仍會以公司類貸款為主 ,將加大“五篇大文章 ”“兩新”“兩重”、民營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實現相關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
股份行方面,今計中信銀行劃對公信貸增量2700億,相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長近600億元;興業銀行對公信貸預計增長3000億 ,相比上年增長近300億元 。
與對公貸款的強勢崛起不同,零售貸款則較為疲弱。隨著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調整、居民就業收入預期惡化 、提前償還按揭貸款等多重因素影響,個人貸款增量呈現同比少增的態勢。
央行數據顯示 ,2024年住戶貸款增量2.72萬億,相比上年少增1.6萬億,相比峰值少增5萬億 ,成為拖累信貸增長的主要因素 。從財報數據看,一些上市銀行個人貸款余額下降(增量為負),即便個人貸款余額增長的上市銀行 ,其增量也非常低。
展望2025年,一些上市銀行預判個貸有望恢復增長,一方面基數較低 ,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交易恢復帶動房貸申請增加的同時提前還款規模下降。
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介紹,去年四季度建行個人住房貸款日均受理環比提升73%,同比提升35%。今年以來,受理、投放延續良好勢頭 ,為全年貸款穩健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
紀志宏還介紹,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后,新舊房貸利差顯著收窄 ,客戶利息負擔減輕,提前還款減少。去年四季度貸款提前回收與三季度相比環比下降6.6%,今年一季度環比繼續下降。
年報數據顯示 ,2024年末建行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減少約2000億元,但在個人經營貸、個人消費貸增長的背景下,建行個人貸款出現增長 。不過建行并未公布今年個貸增長計劃。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小東則表示 ,今年將加大二手房貸款拓展力度,實現個人住房貸款正增長。同時把握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契機,實現非房消費貸款同比多增 。
年報數據顯示 ,2024年中行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減少約800億元,在其他非房個人信貸的推動下個人貸款增長了2000多億元。如果今年個人住房貸款正增長,那么中行個人貸款的增量將會更高。
除此之外,興業銀行 、中信銀行也披露了今年個貸增長目標 ,其中興業銀行計劃增量為1000億,相比上年多增約850億;中信銀行計劃增量為1200億,相比上年多增約400多億元 。
熱點:配資炒股騙局可以報警嗎-直擊交通銀行業績會:今年對公信貸增量將達4800億元,息差短期仍有下行壓力
熱點:期貨投資者-“政府債效應”:13家上市銀行減收卻增利|年報觀察
配資:配資炒股的危害-愛建信托新任總經理獲批,年內七家信托公司“換帥”,銀行、財務背景成亮點
熱點:華興配資公司-23家A股上市銀行分紅透視:工行蟬聯“分紅王”,招行分紅率超35%|年報觀察
股票:炒股配資配資官網-銀行個貸業務結構調整:信用卡被壓縮,消費貸成“新寵”
配資:炒股炒股配資網-農業銀行:已與多家央國企、民營上市公司達成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合作意向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本站提供專業的配資服務,涵蓋配資平臺app下載、網上在線炒股配資、股票市場配資等多種業務,助力投資者高效把握市場機會。我們與多家正規股票配資公司合作,提供安全、便捷、靈活的資金支持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投資需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專業指導與優質服務,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立即下載APP,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盤,藍思科技、復旦微電、奧比中光三家股價分別上漲3.06%、0.15%和0.29%,...
記者|趙陽戈2025年3月中旬,滬市科創板IPO受理首單花落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傲拓科技“)。公...
記者辛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一季度機械設備、手機、家電等產品銷售均有亮眼表...
今日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