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最困難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了 。”
融通基金基金經理萬民遠的一句感慨道出了眾多醫藥基金經理 、基民和股民多年持倉的堅守與轉折。隨著港股創新藥的牛市行情仍在持續演進,今年不少基民發現 ,自己持有虧損多年的醫藥基金開始賺錢了。
近期港股創新藥板塊持續走強,醫藥股、醫藥基金投資價值再次引起市場關注。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采訪國泰基金麻繹文、景順長城基金金璜、融通基金萬民遠 、金鷹基金歐陽娟、華富基金廖慶陽、諾安基金唐晨等多位基金經理,圍繞市場反彈動因 、全年主線邏輯及細分賽道機會展開深度解讀 。
接受采訪的多位基金經理均認為,港股創新藥板塊的上漲并非短期情緒驅動 ,而是政策紅利、產業升級、全球化突破等長周期邏輯的集中體現。盡管短期需關注政策落地節奏與外部環境變化,但中國創新藥從“跟跑 ”到“領跑”的趨勢已然確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價值重估進程方興未艾。對于投資者而言 ,把握創新藥出海與技術融合主線,兼顧低估值修復與業績兌現邏輯,或是分享產業升級紅利的關鍵 。
醫藥行業最困難時刻或已過去
數據顯示 ,年初低位以來,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HI)上漲達到31.89%,遠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數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A股市場中 ,萬得創新藥指數和申萬醫藥生物一級行業指數分別上漲超過24%和10%,同樣超過同期上證指數 、滬深300、萬得全A等主要指數表現。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A股全市場282只醫藥主題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 ,下同)中,超251只基金實現年內業績正收益,僅28只基金年內業績處于水下 。年內業績漲幅超過20%的基金達到66只,超過10%的有155只 ,港股創新藥帶來的牛市行情正悄然蔓延向醫藥市場多個板塊。
不過,目前市場上的醫療主題基金的業績表現也呈現出顯著的分化態勢,首尾基金年內業績相差超過60% ,業績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持倉標的不同,漲幅居前的基金重倉持有港股醫藥公司,業績居后的基金倉位基本為A股公司。
以中銀基金鄭寧管理的中銀港股通醫藥C為例 ,截至5月23日最新凈值,基金年初至今業績回報達到50.5%,業績核心來源于翰森制藥(3692.HK)、科倫博泰生物-B(6990.HK) 、康方生物(9926.HK)等港股公司 。而年內業績居后的永贏醫藥健康C主要投資標的為A股市場的醫藥公司 ,其年內業績-12.52%明顯跑輸市場。
另外,在這輪醫藥牛市中,醫藥市場中的主動權益基金也明顯跑贏被動指數基金 ,基金經理的主動選股能力再次得到市場的驗證。從年內業績排名來看,醫藥主題主動權益基金占據前110名,被動指數基金業績排名集中在150名至250名區間 。
在談及近期醫藥市場回暖,萬民遠表示 ,“無論是從政策端、需求端還是企業創新端來看,醫藥行業最困難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行業的投資籌碼出清或已較為徹底 ,對醫藥行情的預期相對樂觀”。
政策賦能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市場回暖
對于港股創新藥此輪反彈的動因,多位基金經理認為,政策支持與產業基本面改善是核心驅動力。
金璜指出 ,2024年以來創新藥政策轉向明確,從支付端(丙類目錄“基本醫保+商保”模式)到審批端(審評加速)、價格端(集采邊際緩和)的全鏈條支持,推動市場預期從“悲觀 ”轉向“中性偏暖”。疊加板塊估值自2021年以來累計下跌51.2% 、處于歷史低位 ,以及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超6000億元、外資回流等流動性改善,形成估值修復合力 。此外,AI 技術加速藥物研發降本增效 ,創新藥企收入增長與業績扭虧的基本面拐點,進一步催化行情。
歐陽娟強調,中國創新藥已進入2.0時代,全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內醫保談判加速創新藥放量 ,商保支付體系完善打開商業化天花板;海外層面,2025年中國BD項目占國際大藥企合作比例超40%,成為全球早期創新藥最大輸出國 ,合作金額持續攀升 。
廖慶陽以具體案例說明催化效應:三生制藥與輝瑞達成60.5億美元 PD-1/VEGF 雙抗授權合作,刷新國產創新藥出海紀錄,疊加ASCO年會臨近(國內藥企將披露臨床數據) ,市場情緒被進一步點燃。他指出,當前國產創新藥產品力對標全球巨頭,但市值仍存顯著差距 ,產業成長空間廣闊。
麻繹文同樣認為,2025年醫藥板塊有望受益于創新藥發展 。從產業趨勢上,國內創新藥尚處于發展期 ,海外市場均為增量市場。2025年一季度,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快速增長。中國創新藥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存在兩個外部環境的變化,一個是跨國藥企正在經歷嚴峻的專利懸崖周期;另一個正是通脹削減法案下的成本控制需要 。海外大藥企遭遇定價和成本壓力時,或加強“價優質穩”中國創新藥的市場吸引力。此外 ,近期關稅政策緩和穩定了創新藥出海的情緒。長期來看,隨著產業政策和集采政策的不斷優化,板塊盈利和估值有望迎來雙升 。
投資機會展望:出海主線與技術融合成焦點
展望2025年 ,基金經理普遍認為創新藥有望成為醫藥投資主線,在投資方向上,基金經理聚焦創新藥出海與技術賦能兩大主線 ,兼顧細分賽道結構性機會。
“中國創新藥產業處于不斷兌現的周期中,在醫療行業整頓后,創新藥商業化放量更加順暢 ,同時海外BD持續落地。因此,創新藥投資或許依然會成為醫藥板塊內部的主線。 ”歐陽娟表示 。
金璜建議關注出海兌現標的,比如已達成大額授權企業、潛在出海標的 ,比如臨床數據領先企業、國內銷售放量標的及仿轉創企業,同時看好AI +醫藥融合賽道 、醫療器械與CXO板塊。
歐陽娟看好創新藥、醫療器械、生命科學服務上游及醫療服務板塊,認為其業績修復速度更快。她特別指出,ADC 、多抗藥物交易金額亮眼 ,未來3—5年有望主導歐美市場 。
廖慶陽重點提及下一代PD-1 Plus、雙抗ADC、AAV 基因治療 、代謝疾?。ㄈ鐪p肥藥、心衰藥物)等前沿領域,認為這些方向將引領腫瘤免疫與慢性病治療的新周期。他強調,國產創新藥憑借高性價比吸引外資持續加碼 ,全球化進程加速下,相關標的估值抬升空間顯著。
唐晨指出,創新藥估值抬升將帶動傳統制藥板塊 ,AI 醫療因技術確定性提升與產業生態清晰化,預期回報率持續上行 。建議關注被納入突破性療法的 “大單品” 潛在標的,這類項目更易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在被問及看好醫藥行業哪些細分領域時 ,萬民遠表示,他會重點關注產業邏輯和業績具有確定性,以及后續業績有反轉預期的高賠率方向;堅持順著中國醫藥產業結構升級和醫療需求修復的方向尋找投資機會。
萬民遠認為當前市場整體修復較充分 ,業績兌現的確定性、中長期明確的產業趨勢將變得更為重要 。關注有結構性趨勢的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以及產品線很明確的出海方向。至于后續業績有反轉預期的高賠率方向,雖然當前的數據仍然不能證明已經反轉,但從絕對估值看 ,投資的性價比很高,從賠率角度出發做投資很有吸引力。
“從創新藥 、創新器械的投資機會來看,有望受益于國產替代與出海加速 ,創新藥行業BD金額出現明顯增長,國內政策的邊際緩和也可能有利于器械更新 。此外,醫保丙類目錄及商業保險普及可能帶來的支付端擴容也有望打開醫藥板塊的成長空間。”麻繹文表示。
從行業景氣度來看 ,麻繹文認為,當前醫藥板塊處于筑底復蘇階段,此前醫藥板塊估值及資金持倉均處于低位。但醫??刭M邊際緩和、醫療設備招投標回暖、宏觀經濟修復有望帶動消費醫療需求復蘇 ,CXO板塊受益于地緣風險緩解等因素,醫藥板塊有望筑底回升,后續如果出現一些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積極變化 ,板塊有希望呈現出相對比較強的上漲彈性 。
股票杠桿app:配資之家配資論壇-創新藥板塊出現調整 后市怎么走?基金經理解讀投資機會
配資門戶網址:股票投資公司-高楠持倉曝光 業績與規模雙雙高光 背后有永贏基金集體爆發
熱點:股票配資查詢-美銀亞洲基金經理調查:50%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建倉中國資產,AI、芯片和互聯網受青睞
配資手機股票配資:配資優秀股票配資平臺-多只醫藥基金今年以來凈值漲逾30% 公募深挖醫藥板塊投資機會
股票配資知識網:在線股票配資查詢門戶-谷歌I/O大會:搜索進入多模態AI時代 首款AR眼鏡由中國品牌操刀
配資正規炒股配資門戶:線上股票配資網-帶頭整治“內卷式”競爭 工商銀行將反內卷列為下半年工作重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
卓信寶配資-配資網上配資網站配資=本站提供專業的配資服務,涵蓋配資平臺app下載、網上在線炒股配資、股票市場配資等多種業務,助力投資者高效把握市場機會。我們與多家正規股票配資公司合作,提供安全、便捷、靈活的資金支持方案,滿足不同用戶的投資需求。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專業指導與優質服務,輕松實現財富增值。立即下載APP,開啟您的投資之旅!
...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午市收盤,藍思科技、復旦微電、奧比中光三家股價分別上漲3.06%、0.15%和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
記者|趙陽戈2025年3月中旬,滬市科創板IPO受理首單花落傲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傲拓科技“)。公...
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5月13日晚間發布重要公告,以下為利好的消息匯總: 東亞機械:緊抓設備更新的機遇加大力度對產...